站在自己内心的深渊前,惯以拯救生命的他们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1-04-16

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职业使命是用毕生所学的知识去帮助人们抵御疾病的侵蚀。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执掌着命运的生门,能带来希望的曙光。但这样的观念对于这个群体而言,看似是人人尊敬,实则会转化成“放弃休息也要看完当天病人”“忍住病痛也要做完手术”“再苦再累,一有呼唤就得起床”的压力,心中的苦楚与纠葛只有自己内化。


所以,刻在美国医生特鲁多墓碑上的那句“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近几年被频频提及,除了用表示频次的3个词语在向世人坦诚当今医学水平发展尚有的缺憾外,也是在将医生的身份从云端拉回到地面,更接地气地表明“医生也是人,也有身心健康”的命题。


很多医生的心病被反映为失眠

放下负担去就诊和倾诉是第一要务


平时,我们可能更多地会关注到医生因工作压力造成的身体负担,但其实很多医生也有着心病难医的状态。


郑天生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睡眠中心的副主任。在她的门诊里,前来看睡眠障碍的医生群体还不少,甚至还有从事精神/心理行业的同行。郑医生说,医生群体中有失眠障碍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正处于适应阶段,容易因为环境的改变、工作的压力和专业上的紧迫感而产生压力,导致失眠;另一类则是新上任的业务骨干、带组医生或者是科室主任等,他们是学科的中坚力量,需要带领团队不断拓展业务、增强医疗技术水平,压力山大,自然而然会因为多思多虑而失眠。


“其实,作为医疗人员,出现睡眠问题也不见得就比一般的民众会有更多的应对办法,他们常常也是会非常无助的。”郑医生分析了不少病例后坦言,“但医疗人员毕竟更容易选择就医途径和专业人士,比普通民众更容易得到医疗资源。所以还是希望出现睡眠问题的医生能放下‘医生不会生病,不需要看病’的心理负担,好好对待自己,及早治疗。”


除了专业治疗以外,郑医生还介绍了一些缓解应对压力性失眠的小技巧。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文体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更好地去平衡工作上的压力,以减少失眠的发生,或尽快调整已失眠的状态。此外,也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倾诉,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关心和帮助等,这都有利于减轻工作上的压力。

新冠疫情“点燃”医生的心理问题

他们也是需要安慰和排解的人


武汉爆发了新冠病毒疫情后,全国各地抽调出大批医护人员去支援武汉。然而,疫情之下,隐形的心理压力带来的破坏力,或许已经超出了病毒本身的危害。而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医生,都有可能面对这些问题。


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主任医师唐伟自3月底结束援鄂任务归岗后,在门诊就接待过好几位受疫情影响出现心理问题的医生。



25岁的A医生看起来心情非常低落,缘由是3月份以来他一直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几度怀疑自己感染新冠肺炎,8月份开始,突然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A医生平时与爷爷奶奶住,但现在却很难与他们交流,因为想到爷爷奶奶会去世,就觉得内心不能承受这样的现实,以至于一看到老人们就会哭泣。后来,更发展到什么事都不能做,感觉对未来没有希望,产生强烈的不真实感。


唐医生说,这是典型的抑郁症表现。作为患病率高、治疗率低且复发率高的精神障碍,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发作时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部分患者有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性木僵。




而50岁的B医生的病症又不同。5月,他在同事的推荐下来就诊。据自述,近期自己常常感到焦虑,因为看到国外医生护士由于疫情压力而自杀的新闻,他感到非常触动,总是不自觉地回想自己和同事在疫情期间的工作经历,想着想着还会流泪。平时看书时勾起以往工作中遭遇重大危机时刻的回忆,也会感伤流泪。在日常工作中、处理问题时,他总与别人意见不合,从而导致矛盾,所以周围同事觉得其难相处,劝他来看病。


“B医生的情况属于焦虑障碍。患者常伴有显著的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下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缓解,或者两者结合治疗效果更佳,但需要通过反复试验以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唐医生介绍。


好在,两位患病医生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B医生的焦虑症状更在3个月后完全解除。


那为什么疫情后,医护工作者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更大了?


唐医生解释道,作为援鄂医疗队的随队心理医生,他很了解疫情一线的医生在义无反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自己的心理问题,也没有时间来关注自身的状况,而且医护人员更是习惯了采用一定的情感隔离方式,才能让自己处于一种忘我的处境,在一线坚持下去。但在疫情缓解后,那些曾被压抑但未消失的强烈情感和感受就可能涌入内心。一旦压力值超越心理可承受的极限,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此外,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一部分一线医护人员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后续症状。所谓PTSD,就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人群,长时间被各种负面情绪侵扰和笼罩,极可能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一系列创伤性再体验症状。比如脑海中反复出现事发时的负面感受,表现为做噩梦、回避社交、情感麻木、易激怒、警觉性增高症状、神经过度敏感等,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自伤自杀行为。







那么,在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怎样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唐医生建议任何心理问题的调整,或者严重心理危机的应对,基本上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勤于自助,用心理健康的意识主动直面自己,借用过去熟悉的、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去应对。但自助强调的是自主性,并不是说遇到心理问题要一个人“死扛”。


其次,“扛不住”了,一定要善于求助,家人、朋友、同事、老师……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调查显示,这样的支持对很多人非常有效。当身边没有社会支持系统,或身边的人不方便讲、不理解自己时,就应该向专业心理帮助机构求助,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等都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第三,就是乐于互助,主动伸手帮助自己身边的人,特别是发现个体面临严重危机时,更要主动关心、主动帮助。


勤于自助、善于求助、乐于互助,这是心理健康的理念、原则,也是策略。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曾有数据表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国医生,正在经历“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俱疲的耗竭状态”。其中,更有12.1~25.4%的医生出现了严重的职业耗竭。工作负荷、执业环境、文书负担、个人健康……当中国医生纷纷喊累、转行时,我们该看到职业耗竭不仅会对医生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也更可能给临床诊疗带来失误。


“当你望着深渊时,深渊也在望着你。”从某些角度而言,关注医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其实也就是在关注病人自己的就诊体验和效果,在关注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未来。


封面图、文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COPYRIGHT © 2002-2019 Kangning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evd.

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3383号 浙WWS标2012091100027号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抖音